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x
To live without Hope is to Cease to live ——Fyodor Dostoevsky
★游戏介绍
《地铁离去》的背景设定在2036年,是《地铁:最后的曙光》主线剧情结束的2年之后,距那场核战争已经过去23年,玩家将扮演23岁的Artyom,并为生存而战。另一个来自前作和小说《地铁2035》的主要角色Anna也将在本作中回归,她在《地铁离去》中成为了Artyom的妻子。
在与GamesIndustry的采访中,发行商全球品牌经理Huw Beynon说:“我们相信《地铁》系列有着一直期待这部游戏的粉丝。我相信人们会意识到《地铁离去》能带给他们一个内容丰富而逼真的世界;我们有幸和作家Dmitry Glukhovsky合作,游戏的文学根底很棒。我们游戏的风格与同时期其它作品都不一样。”
更多内容:地铁离去专题地铁离去论坛
★游戏世界观
游戏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删改从而让其更适合游戏化。一切的开端是2013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在2013年底,第二次冷战爆发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其实很快就结束了(以核大战的形式)。小说里没有提到战争是如何开始的,根据游戏宣传方提供的背景资料,战争先是爆发于两个中东国家的局部冲突,接着出现了核交换,由于核捆绑的原因,各个大国接连牵扯其中,最终演变为一场核灾难。超过20000颗弹头被使用,全世界主要城市均被摧毁,这也导致了核冬天的出现。
在战争开始之际,一小部分幸存者逃到了以当地作为核打击经典合击传奇的地铁系统里(包括莫斯科),这也就是游戏的世界观基础。
主角阿尔乔姆出生于战前,在地铁内长大,其对战前的世界记忆非常模糊。战争开始时和母亲逃入地铁,但不久以后其母丧生植物园站的鼠灾之中,植物园站也毁灭。之后阿尔乔姆被退役的骑兵团成员的阿雷克斯(展览馆站站长)收养。不过阿尔乔姆他们的居住地并不安全,便前往大都会站找游骑兵团长米勒,向他去寻求支援,这也让阿尔乔姆接触到了游骑兵团。
战后的幸存者躲在地铁的隧道里,各个车站形成了如同国家或者小镇一样的东西,若干个车站还会形成联盟政权。车站之间会进行贸易交往,或者发动战争,由于食物的缺乏食人族也并不少见。除了生存环境的恶劣,战后的世界环境也很极端,地铁中势力较大的车站联盟也都是些极端分子,红线,第四帝国,汉莎联盟几乎都有等同军方的战力。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在本作中,阿尔乔姆终于走出了地下,探索外面的世界。
★出色的氛围营造
自从《地铁2033》以来,其氛围营造一直是系列作的最大亮点,地下阴暗而又渗人的场景,黯淡而又恐怖的背景音效混着防毒面具下沉重的呼吸声,渲染出了恐怖而又压迫的气氛。在强化了画面后,《地铁离去》的环境表现力也提升了一个档次,在游戏中不时出现的“开门杀”更是让人血压飙升。
地铁系列最出名的地方就要属音乐了,前几作中那悠扬的旋律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地下世界的荒凉,寂静,也给人带来了一种绝望之感。在《地铁离去》中,主角一行人来到了地面上,旋律也随着场地的开阔而逐渐激昂起来,在装甲列车战斗中甚至用上了苏联战歌,瞬间让人斗志高昂。
△装甲列车之战
要说地铁系列还有出名的地方,那只能是它的NPC了,系列中的NPC是出了名的话多,光几个人在那来个对话就能BB一刻钟,路上随便擦过一个什么人如果停下来听他说话,那么这一站就至少5分钟没了,当然这里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好,虽然花的时间挺多,但是相信大部分玩家都会驻足停留和NPC交流什么的,更多的是顺着当时环境的一种气氛、情节自然而然的。
嘛~在人物刻画气氛刻画方面4A可是强项啊。
★创新的沙盒和多结局
“相比前作,《地铁离去》将不再是前作线性的游戏方式。”——制作人
虽然是地图是开放区域了,也可以自由探索了,这点上确实比之前只是狭窄的游戏地图进步了非常多,但是要说不是线性的游戏方式了这个真不好说。游戏几乎就没有支线,全程就一条主线直插到底,这种贯彻一本道路线的游戏现在也是非常少见了,另一种意义上其实对新人反而挺友好,加之超大的沙盒式地图,在如此广阔的地貌上探索也不失乐趣。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体感这次游戏玩起来给人一种COD5的感觉(大雾),大概是到哪都有个老大哥一样的NPC跟着引导剧情的缘故吧。
△给人感觉COD5一般的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