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破“1·14”电信网络诈骗专案,辗转跋涉8000多公里一举捣毁犯罪窝点4处、抓获犯罪嫌疑人46名;辗转湖南长沙、永州等地,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网逃犯吴某;首次成功规劝一名潜逃境外逃犯王某回国投案自首。在社区民警核实从业人员过程中成功预防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一起起电信网络诈骗在酒泉市公安局玉门油田分局的凌厉攻势下被破获,这得益于他们筑起的一套包含前、中、后三个阶段“防、控、补”全方位预防治理、一体化联动打击的电信网络反欺诈体系,而背后是酒泉市公安局玉门油田分局探索打击网络电信诈骗新模式的铿锵步履,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突出主题教育成效的务实之举,也是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公安核心能力的成效显现。
车票“退改签”、“猜猜我是谁”、冒充“公检法”……近年来,全国电信网络诈骗呈现新一轮的高发态势,电信网络诈骗“套路”不断翻新,花样防不胜防,受害群众损失巨大。面对严峻的形势,酒泉市公安局玉门油田分局充分依托联动合成作战机制,紧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两降两升”目标,在侦查打击、紧急止付、快速阻断、宣传防范等各个链条全面发力,以新对新、以变应变、以专制专、以快打快,形成了防范电信诈骗的“防火墙”,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今年10月31日,酒泉市公安局玉门油田分局承瑞园警务区民警突然接到辖区居民宋某某打来的电话。宋某某称,他于中午13时左右接到声称是酒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李警官的电话,称其银行卡涉及一起唐山的诈骗案件让其到市局二楼经侦支队,如果不去让其准备好两件衣服下午去家里抓人。宋某某想起了前几天去自己姐姐家,其姐姐让宋某看了油田公安分局民警在朋友圈的反诈骗宣传,再提高警惕的他因此拨打了承瑞园警务室的电话。经民警了解,宋某接到的是诈骗电话。民警随即帮宋某解答疑惑,并且成功预防了一起电话诈骗案件。
如今,像宋某某一样防诈骗的“剧情”常在“上演”。今年,玉门油田辖区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0余起,受损400余万元。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不仅扰乱了人们生产生活秩序,更重要的是群众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一夜之间不翼而飞,严重侵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影响社会生活的安全、健康和稳定。
前不久结束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当中,并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部署。其中,特别提到了建立健全网络电信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以信息化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而构建网络电信综合治理体系的关键在于事前发现、源头预防。
加强网络电信综合源头治理和预防,重点是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请关注我们的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和油田公安微信公众号,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举报通讯(网络)诈骗,还能看到最新的诈骗手段。”“今天来个三句半,教教大家防诈骗,希望能够捧捧场,鼓掌!广大群众擦亮眼,识破骗子鬼伎俩,齐心协力不被骗,点赞!”今年以来,像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经常出现在玉门油田生活基地小区广场、学校里、集市上。
近日,居住在玉门油田公司矿区的一位居民就被骗子“盯上”。幸亏突然想起民警在微信群里不断推送的防诈骗宣传知识并及时咨询了社区民警,自己的钱袋子才幸免“一劫”。
今年10月29日下午,玉门油田公司矿区某员工手机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我的亲属因病住院,急需用钱向我借钱,因着急给亲属打款操作失误,将钱误打到你的帐号上,请退款给我。”该员工接完电话后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里确实有了一笔五万元款项的进账。该员工联想到近期油田分局民警宣传的防电信诈骗知识,其中有相似案例,初步判定该陌生电话有可能是诈骗。于是回拨了该电话,询问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手机号的,对方告诉他是通过咨询公安局知道的。该员工灵机一动,告诉对方自己就是公安局的民警,结果对方随即就挂断了电话,随后银行卡里多出的那笔五万元也不见了。
电信诈骗的危害不只是让人蒙受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当违法犯罪人员通过诈骗获利,这实际上就是骗术的滋生蔓延,是对社会风气的严重败坏。酒泉市公安局玉门油田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兴平表示,面对电信诈骗这类高智商、非接触性侵财犯罪,重点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到提前发现和预防,只有群众的预防意识提升了,不法分子才会无漏洞可钻。
该如何识别骗子的鬼伎俩,防止自己的财产不被骗,酒泉市公安局玉门油田分局根据酒泉市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要求,多措并举、形式多样,铺天盖地、家喻户晓,常态化在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玉门油田矿区和酒东作业区同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知识发送到辖区的每个单位、每所学校、每个家庭中,使每家、每户、每人都知道什么是电信诈骗,家喻户晓,纵深推进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
——全警联动,突出网络宣传。油田分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电诈防范宣传进行安排部署。各队所室民(辅)警在主动学习市局反电诈中心发布的各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同时,自建群宣传与入群宣传相结合,微信群宣传与QQ群、新浪微博宣传相结合,微信朋友圈宣传与发表评论宣传相结合,确保了网络宣传不留死角。同时,社区民警主动建立油田生活基地各园区警务工作群,在群内转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信息和民警提示,积极为辖区群众进行宣传,全面掀起网络宣传的强大阵势。至目前,全局民警共建立微信群和QQ群567个,发送宣传信息6800余条,受众达2.2万余人。
——全员联动,精准发力开展宣传。在宣传活动中,分局注重宣传载体和宣传群体,对受骗对象进行分类汇总,按照性别、年龄段、工作性质、经济状况等精准发力,强化宣传,并针对辖区居民和油田员工,印制反诈宣传手册20000份、反诈宣传知识彩页30000份、反诈宣传横幅10余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5000份、反诈宣传海报200份。深入居民小区、工厂、车间、学校、行业网点和人员密集场所,向辖区居民、经营业主、校园师生及油田职工等各类人员发放宣传品,宣传反电诈知识,提高了辖区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
——全域联动,灵活多样开展宣传。通过分析辖区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结合辖区发生的案例进行宣传、现身说法,提高辖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惕性。社区民警主动联系各园区物业、保安人员,利用园区电子屏向园区群众宣传反电诈知识,并在园区醒目的地方张贴“酒泉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和“玉门油田公安分局”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同时,还利用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时机,向广大家长开展宣传;利用医院医护人员和就医陪护人员进行广泛宣传;利用办证服务大厅接触群众多的有利时机,向办证群众进行宣传;利用网吧、茶楼等场所和银行、保险公司、电信营业厅等单位向群众开展宣传;利用油田电视台、石油人工报等媒体制作反诈专题节目、网络视频、开设宣传版块强化宣传。